严打数字标牌“黑企业” 企业需“修身修德”
所谓“黑车”就是盘踞于公共交通场所从事载客服务而没有相关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许可的私人车辆。
2014年5月30日凌晨,刘某和女友宋某等人回家,由于路边并没有正规出租车,停的都是“黑车”,两人发愁之际坐上黑车询价500元,宋某觉得贵得离谱就下车,被黑车司机打伤。
2014年8月,22岁女大学生金某,在济南转“黑车”,被一五旬男子骗到偏僻处强奸,随后被带回住处,在4天时间里实施了捆绑、堵嘴、殴打、恐吓、强奸,并利用性药品和性工具对女孩实施多次性虐待。
在过去的半年里,黑车之患已经染病大江南北,所涉及罪名更是让人义愤非常,虽然相关部门对黑车司机所涉的强奸罪、盗窃罪、交通肇事罪、故意伤害罪、妨害公务罪等都做出了严惩,但是黑车依然屡禁不绝,对于乘客的人身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也对公共交通的安全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拷问。
异行同境,目前数字标牌行业缺乏行业标准,低廉的门槛,致使很多唯利是图的“黑企业”,通过东学西借,凑成一款产品就堂而皇之的大肆甩卖,不仅严重威胁用户的人身安全,也降低了整个数字标牌行业的形象和信誉度,因此面对“黑车”事件的蜂涌,数字标牌行业也必须引以为戒,通过建立行业相关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来打压“黑企业”,维护数字标牌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拒绝“黑车”事件,企业需“修身修德”
2013年3月,“黑车”司机贾某在拉活时结识王某与蔡某,此后,蔡某于每天晚上12点左右都会给贾某打电话,让贾某拉着她们两个出去偷车,后贾某因涉嫌盗窃罪被警方抓获。
郭某2013年9月开始在恭王府门前活动,通过恐吓、殴打强迫在景点门口揽活的正规出租车司机交出30%的拉活回扣,此外还对在附近揽客的旅游公司人员强收“保护费”。直到今年1月,被多次殴打的韩先生忍无可忍报了警,郭某才被警方抓获。
在不胜枚举的黑车事件中,黑车司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法律意识淡薄,背德而行最后走上犯罪之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黑车司机所扮演的角色也正如数字标牌行业内的“黑企业”,首先从业水平不高,基于暴利而难以洁身自好,忽视职业道德,忽视法纪,最后自危根基。
根除黑车之患需加强司机职业素质教育,加强相关部门对行业的治理,数字标牌行业想要打击“黑企业”也同样需要企业“修身修德”,建立行业标准,用来打击部分通过降低产品质量搅起的低价战争,无视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运行法则做出伤害顾客,危害同行的违法之事的“黑企业”。
根除“黑车”现象,需全面突击
2013年7月10日凌晨3点,苗某开着还未上牌照的新车拉着一名醉酒乘客上路,在转弯处撞到路人,考虑到自己的车只有临时牌照,担心保险不负责理赔,苗某加大油门逃跑。
2014年7月16日晚9点,北京某区城管、交通队、派出所在火车站外的广场对“黑车”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开展集中整治。陈某因驾“黑车”,在执法人员例行检查时拒不配合检查,加大油门横冲直撞,逃离时将一辆捷达车撞坏。
“黑车”司机长期不参加安全教育,安全意识淡薄,加之为了争客、躲避运管部门检查,驾驶员常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精力分散等等主观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不胜枚举,如何杜绝成了人们日前最为头疼的事。
为遏制“黑车”泛滥,相关部门也提出应尽快完善公共交通配套,使居民便利出行,挤压“黑车”生存空间,在旅游景点等外地人口密集处,设置公共交通引导指示牌,避免游客因找不到公共交通方式而选择“黑车”;更新出租车识别标识,防止“假出租”滥竽充数;拓宽出租车准入渠道,使意图从事公共交通营运的人能够便捷进入正规系统。
而打击数字标牌行业的“黑企业”也形同此理,除了加强行业创新力度研发更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外,具备实力的企业需要做好宣传推广,引导消费者购买正规产品,让自己的品牌成为高质量产品与绝佳服务的“标识”,打击“黑企业”乱竽充数,让有实力有专业技术的企业摆脱黑企业搅起的市场泥淖,助力构建和谐的数字标牌行业。